苏州锐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苏州高新区宝带西路1099号
邮编:215009
邮箱:956825872@qq.com
座机:0512-68133693
传真:0512-68133693
移动手机:13862628680
15950034902
我们都知道电梯属于密闭空间,一旦发生火灾,乘客几乎无处可逃。狭窄的轿厢,不断蔓延的火焰,伴随着大量黑烟,突然起火的电动车,对电梯内乘客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为了杜绝这类危险行为的发生,借助必要的技防手段能禁止电动车入电梯成为小区物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随着安防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以借助“黑科技”技防手段让电动车禁入电梯。
这种技术可以精准识别电动车,在乘客尝试推电动车入内时自动发出告警声,并通过系统阻止电梯门关闭,从源头上阻止电动车入电梯。那么,如此神奇的黑科技究竟如何实现的?让我们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工智能显身手
“电动车上楼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请将电动车驶出电梯!”在上海某小区,将电动车推入电梯,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与此同时,电梯也出现罢工现象,电梯门敞开,轿厢停止不动,直到电动车离开,电梯才恢复正常。
从上述场景可以看出,电梯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可以实时分辨出电动车有没有进入电梯轿厢。事实上,电动车禁入电梯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监控摄像头,它就像眼睛一样,全天 24 小时盯着电梯看,一有电动车尝试入内,便发出告警声。
众所周知,眼睛只能感知图像,并不能分辨物体类别,这些工作我们人类靠的是大脑中枢神经。同理,在电动车禁入电梯系统,也有一个处理图像的部分,它就是机器视觉识别算法。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电动车检测分析识别,建立图像模型,从而精准识别出电动车图像。
据上海某小区居民介绍,这套系统准确率很高,轮椅、婴儿车、买菜推车进入电梯不会报警,电动车一旦进入,立马报警。
在电动车禁入电梯系统中,精准识别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联动报警器与电梯控制器。报警器很简单,在轿厢内安装一个语音提醒装置即可。至于电梯控制器,需要专业电梯维修人员,将禁入装置与电梯控制线连在一起,从而实现禁入装置开关信息与电梯控制系统相联动。
“神器”不贵,可快速普及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联动电梯,看起来禁入装置似乎非常复杂,售价应该也不低。然而,这套“神器”其实一点也不贵。得益于安防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这类产品已经非常成熟,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安防企业-海康威视有着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并在全国众多小区实施和推广。
堵不如疏,物业设施需完善
既然电动车入电梯风险如此之大,为何还有那么多住户屡教不改?据调查后发现,回家充电与防偷是两大原因。
部分小区没有电动车车库与停车棚,停在楼下容易被小偷偷走。此外,有些车棚没有充电接口,电动车充电只能推回家,或者从楼上将插排顺下来充电。很明显,两种充电方式都不安全。因此,彻底杜绝电动车入电梯,物业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
如果电动车停在有监控摄像头的车棚,充电接口快捷方便,笔者也相信很少有人愿意将电动车推回家。